一、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T)
定义:
PGT(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)是在体外受精(IVF)技术获得的胚胎移植入子宫前,对其进行的遗传学分析技术。该技术通过活检获取胚胎细胞,检测染色体数目或基因突变,筛选遗传学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,旨在阻断遗传病传递并提升妊娠成功率。
核心价值:
降低胚胎遗传异常风险:
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导致移植失败、流产及出生缺陷的主因。PGT-A(非整倍体检测)可筛选整倍体胚胎(染色体数目正常),显著降低流产率(35岁以上女性自然流产率约40%,经PGT-A后可降至10%以下)。规避特定遗传病:
单基因病(如地中海贫血、脊髓性肌萎缩症):PGT-M技术可将致病基因传递率从25%(隐性遗传病)降至接近0%。
染色体结构异常(如平衡易位):PGT-SR技术可避免因染色体失衡导致的反复流产。
二、PGT-A(非整倍体检测)的技术流程
关键步骤:
胚胎培养:
IVF/ICSI受精后,胚胎培养至囊胚期(第5-6天),此时胚胎分化为内细胞团(发育为胎儿)与滋养外胚层(发育为胎盘)。胚胎活检:
取材部位:滋养外胚层(不损伤胎儿组织)。
细胞数量:提取3-10个细胞(建议5-10个以平衡检测准确性与胚胎安全性)。
遗传学检测:
采用二代测序(NGS) 或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(aCGH) 技术,筛查23对染色体数目异常,分辨率≥4 Mb。胚胎冻存与移植:
活检后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;
筛选整倍体胚胎解冻后单胚胎移植(临床妊娠率可达60%-70%)。
技术安全性:囊胚活检的胚胎存活率>95%,且不影响后续发育潜能。
三、染色体异常类型与临床结局
非整倍体的分类及代表疾病:
类型 | 常见综合征 | 临床特征 |
---|---|---|
常染色体三体 | 21三体(唐氏综合征) | 智力障碍、特殊面容、先天性心脏病 |
18三体(爱德华综合征) | 多发畸形、生长迟缓 | |
13三体(帕陶综合征) | 严重颅面畸形、早夭 | |
性染色体非整倍体 | 47,XXY(克氏综合征) | 男性不育、乳腺发育 |
45,X(特纳综合征) | 身材矮小、性腺发育不全 | |
47,XXX/47,XYY | 轻度发育迟缓或无症状 |
年龄风险:女性≥38岁时,胚胎非整倍体率超60%,是流产的主因。
嵌合型胚胎的特殊处理:
定义:同一胚胎同时存在整倍体与非整倍体细胞群;
移植原则:
优先选择嵌合比例≤50%的胚胎;
避免移植涉及多条染色体或高比例(>50%)嵌合胚胎;
移植后需通过羊水穿刺确诊胎儿染色体状态。
四、PGT的适用人群与临床价值
强适应证人群:
染色体异常夫妇:平衡易位、罗氏易位携带者(自然妊娠健康子代概率<20%);
单基因病家族史:如地中海贫血、杜氏肌营养不良症致病突变明确者;
高龄女性(≥38岁):非整倍体风险显著升高;
反复妊娠丢失(≥2次) 或反复种植失败(≥3次)。